青登成为“天下人”后的大事记
1866年9月,青登整合军力,以新选组为核心,发动西征,清剿“南朝”的残余势力,史称“西南战争”。
1866年10月,“南朝”惨败,岩仓具视被擒,西乡吉之助切腹自杀,桂小五郎和“睦仁”不知所踪,“西南战争”以青登的完胜告终。
1866年11月,在鹿儿岛找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“睦仁”,桂小五郎依旧下落不明。
1866年12月,和宫指认“睦仁”为他人假扮,坐实了“冒充天皇”的罪名。
1867年1月,以岩仓具视、大室寅之佑(睦仁)为首的大批战犯被押至三条河原处斩。
1867年2月,青登颁布《天下总无事令》,禁止大名私斗和秘密外交,不可擅自调动军队,违者天下共击之,确定了“橘家政权”的最高裁定权。
1867年3月,青登颁布《苗字必称令》,规定全体民众必须使用苗字(姓氏),打破了公家和武家的冠姓权。
1867年6月,青登组建“警察厅”,斋藤一出任警察厅的首任厅长。
1868年1月,青登与天璋院笃姬、艾洛蒂完婚,天璋院改名为“橘笃子”。
1868年10月,青登改江户为“东京都”,并将统治中心从大津移至东京都。
1869年7月,青登颁布政策《版籍奉还》,要求各藩主交还其领地的统治权(“版”指土地,“籍”指人民),没有任何补偿措施,各藩主畏惧“仁王之武”,莫敢不从。从法理上收回了土地和人民的统治权。
同年同月,青登颁布政策《废藩置县》,将旧有的“幕藩体制”改为“府县制”。从行政上摧毁了封建割据的物理基础。
1872年5月,青登颁布政策《整军令》,宣布“打仗不再是武家的专利”,从军事上剥夺了武士的职业特权。
1874年1月,青登颁布政策《秩禄处分》,革除武家的俸禄制度,从经济上切断了武士的生存保障,引发武士们的强烈不满。
1874年2月,江藤新平于佐贺举兵,发动反对橘青登的武装叛乱,被迅速弹压,史称“佐贺之乱”。
1876年4月,征夷大将军德川家茂与女皇和宫双双退位,江户幕府与京都朝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日本走向共和。
同年同月同日,青登颁布政策《废刀令》与《废卿令》,废除公家与武家的一切特权,从今往后不许再有特权阶级,从文化和武力上最终剥夺了武士的身份象征和暴力特权。
1876年5月,旧武家联合旧公家,发动大规模暴乱。
同年同月,早有准备的青登亲率新选组东征西讨,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一切叛乱,史称“重塑天下之战”。
旧公家被彻底肃清,再无反抗之力。
旧武家的残党流窜海外,默默地积蓄力量,幻想着有朝一日打回来。
1876年9月,青登颁布政策《天下偃武》,要求走和平发展的道路,绝不许滥用武力,更不许发起除自卫以外的一切战争。
同年同月,青登对新选组展开外科手术般的改革,将其缩减回十支番队,每队各一百人,总兵力一千,土方岁三依旧担任“副长”一职。
新生的新选组不再是正规军,而是专司于追剿旧武家残党的特殊部队。
1876年10月,青登听取紫阳的建议,组建了一支全员女性的特殊谍报机关——花菱团。
下设负责对外情报的“花组”、负责对内情报的“月组”、负责后勤的“风组”、以及负责行政工作的“雪组”。
橘笃子(天璋院)为首任团长,橘舞为首任副团长,紫阳为首任参谋。
花菱团的本部设于东京都的花菱大剧院,表面以花菱歌剧团为掩护。
花菱团的存在被严格保密,普罗大众并不知道这个人气爆棚,所有团员都是顶级美女的国民级歌剧团,其实是一个大号的谍报机关。
1877年3月,旧武家残党成立组织“天诛会”,以“夺回日本,重塑武家权威”为最高纲领,不择手段地对抗新选组,频繁地在日本国内发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。
1882年,得益于花菱团提供的情报,新选组彻底扫清日本国内的天诛会势力。
1885年,新选组捣毁天诛会的朝鲜分部。
1892年,新选组捣毁天诛会的欧洲分部。
1893年,本应是奄奄一息的天诛会突然振作起来,实力大增。
新选组与天诛会的对抗,从此陷入僵持状态。
1910年10月,一对老夫妇突然找上青登。
青登隆重地接待了他们,并与他们彻夜长谈。
没人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。
同年同月,青登卸去一切职务,只保留“新选组总队长”一职。
自此以后,青登浮迹浪踪,隔三岔五地出远门,当起了“甩手掌柜”,新选组的一切事务皆由副长土方岁三负责处理。
连青登的妻小们都不清楚他的具体行踪,只知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。
某一天,佐那子终于找到了机会,问青登:“你究竟在忙什么?”
青登莞尔:“我正忙着拯救世界。”
此言被视为玩笑话,并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视。
1914年7月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日本政府遵从青登当年颁布的《天下偃武》,严守中立。
自“重塑天下之战”以来,早就是共和政体的日本已近四十年没打过仗。
1924年1月,89岁高龄的土方岁三收到了花菱团传来的确切情报:沉寂许久的天诛会在美国出没。
同年同月,新选组开始行动。
1924年3月,“如龙”李昱前往旧金山。
……
……
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