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
新笔趣阁 >小寡妇与糙汉 >第41章 火种不灭,一碗糙米定人心
字体:     护眼 关灯

第41章 火种不灭,一碗糙米定人心

  死寂中,一个高大的身影从人群后头挤进来。

  他背着一把长弓,腰间插着猎刀,浑身透着杀气,像刚从山林里回来的野兽。

  是村里的猎户马三,人称马猎户。

  他瞪着沈桂兰,眼神像刀子,声音冷得像冰:“沈桂兰,顾老大带人守村,是为全村人拼命,不是给你一个人看家护院!你倒好,拿一幅破绣图就把人情卖了,让他替你挡刀?”

  这话又狠又直,一下子就把刚压下去的火重新点着了。

  村民的眼神又变了,开始怀疑。

  是啊,昨夜顾长山确实一直在沈家附近守得最久。

  可面对这当面打脸的质问,沈桂兰脸上一点怒气都没有。

  她只是转身,对屋里喊了一声:“秀薇,把饭端出来。”

  一会儿,秀薇捧着一个大木盆出来了,热气直冒,里面是一整盆刚蒸好的糙米饭,米香扑鼻,一下子盖过了柴房烧焦的味道。

  “马大哥,”沈桂兰拿起一只粗碗,盛满饭,双手递过去,“顾叔他们夜里巡逻,护的是全村;你们猎户白天进山,晚上防野兽,也是护村。这饭,是我用给镇上绣庄干活挣的钱买的米蒸的,不是我沈家独占的,是给所有守夜人的。谁守夜,谁就有份。”

  她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听得清楚。

  她直视马猎户的眼睛,把碗又往前递了递,眼神坦荡:“你要查我有没有私心,不如先尝这碗饭。看看这米,是我偷来的,还是我带着秀薇,一针一线熬出来的。”

  马猎户身子猛地一僵。

  他低头闻到那股熟悉的米香,混着柴火味,是他小时候最踏实、也最苦的记忆。

  他想起妹妹,因为家里没粮,被族里用一袋米的彩礼,嫁给一个快死的老头。

  那一瞬,他眼里的狠劲儿没了。

  喉咙动了动,这个高大的汉子,差点哭出来。

  他接过饭碗,一句话没说,走到院门口的石墩上,低头大口吃了起来。

  这时,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人,柳氏,默默走上前。

  她从怀里掏出两个还温热的鸡蛋,轻轻放在沈家门槛上,低声说:“沈家妹子,昨夜我听见你咳得厉害。鸡蛋给秀薇,也给你,补补身子。”

  沈桂兰看她一眼,没道谢,只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  当天下午,绣坊的新名册上,多了“柳氏”两个字,后面还写着——优先授技。

  这一幕,让那些等着看热闹的人全闭了嘴。

  一场能逼死一个寡妇的风波,就这么被一盆糙米饭平了。

  午后,沈桂兰正教几个女人穿针引线,一个拄拐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进来。

  是她的婆婆,章氏。

  她一进门就哭喊起来,拍着胸口:“我可怜的孙女啊!听说柴房着火了,秀薇有没有烧着?我这当祖母的心都要碎了!”

  她边喊边伸手要拉秀薇,可眼里闪的不是心疼,是算计。

  沈桂兰不动声色地把秀薇拉到身后,走到院里的陶罐前,当着所有人的面,伸手掏出三串麻绳串的铜钱。

  “昨夜守夜的有三人,按绣坊规矩,每人十文。这钱,从公账出。”她把两串分给两个村民,又拿一串,再加五文,走向还在吃饭的马猎户。

  “马大哥虽不是本村人,但昨夜护村有功。这十五文,是大家的一点心意。”

  马猎户一愣,抬头想推,沈桂兰却按住他的手。

  “这钱不是我给的,是绣坊给的。账本就挂在院墙上,每笔钱谁都能看,谁都能查。”她声音一抬,盯着章氏,“娘,您要是真疼孙女,疼我们孤儿寡母,不如也捐点柴米。我马上在账本上记一笔‘善行’,让全村人都知道您有多仁义。”

  章氏的哭声立马停了,脸涨成猪肝色。

  让她出钱?

  那还不如杀了她!

  她张着嘴,说不出话,最后在众人冷笑的目光里,拄着拐杖,灰溜溜地走了。

  傍晚,夕阳照满小院。

  沈桂兰召集所有想进绣坊的女人,当众宣布:“从今天起,哪家男人参加夜巡队,家里女人来学绣花,头三天工钱全免!”

  话刚说完,刘铁匠“当”地扔下锤子,大声应道:“算我一个!我今晚就拉人,正经成立巡夜队!”

  立刻,响应声一片。

  男人护村,女人赚钱,日子终于有了盼头!

  接着,沈桂兰让秀薇拿出一个木匣。

  里面是十幅早就准备好的《双鹰图》复制品。

  她把绣图分给村里十户受流言欺负的寡妇,每幅都附一句话:“针线在手,何惧人言。”

  柳氏接过时,眼眶红了。

  当晚,她就把那幅针脚歪歪扭扭的《双鹰图》挂在了自家门上。

  绣得不好,但她的腰,挺得比什么时候都直。

  夜深了,院子里晾的绣布在月光下泛着光。

 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翻进后院。

  是顾长山。

  他递来一个沉甸甸的陶罐,声音沙哑:“新采的草药,止咳。马猎户已经带人去南岭巡逻了,防贼再回来。”

  沈桂兰接过罐子,上面还留着他手心的温度。

  她忽然抬头,盯着他:“你为什么信我?”

  顾长山站在暗处,很久没说话,久到她以为他不会答。

  他终于开口,声音低得像从很远传来:“我娘……死前,村里人也说她‘不安分’。后来,她从断龙崖跳了下去。”

  沈桂兰心口一紧,手指不自觉地摸着冰凉的药罐。

  她吸了口气,月光照在她脸上,眼神坚定:“所以这一回,我不跳。”

  她顿了顿,望向院子里随风飘动的绣布,像一面面旗子。

  “我绣。”

  风,吹得更猛了。

  村子里,新巡夜队敲响了第一声梆子,响亮有力,赶走了黑夜,也惊动了暗处那些阴冷的眼睛。

  三天过去,村子平安无事,沈家绣坊的灯却夜夜亮着。

  越来越多女人加入,院子里的公账本上,收入一天比一天多。

  可也正因这本账,引来了一道恶毒的目光。

  李翠花站在远处,死死盯着账本上柳氏、刘铁匠媳妇等人的名字——她们都领了绣线,预支了工钱。

  她的指甲,几乎掐进肉里。

  凭什么?

  凭什么好处全让她们占了?


『点此报错』 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