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凰羽下落,龙王怀怨
曹空道:“在下亦是不知,或此身有所特殊,却难道矣。”
“那真君来寻我,可是有事。”
“欲请先生为我卜一卦,先生若有所求,尽可开口。”
袁守城思忖片刻后道:“真君随真武大帝,剪伐妖魔,大益苍生,此为大功绩,我虽不才,却也明事理,知大义,
故袁某无所求,真君但说无妨,不过袁某有一事需提前说好,若因果甚大,袁某可不敢占卜。”
曹空闻言,沉吟片刻,道:“我炼一法宝,需要凰羽,只是凤与凰皆深隐天地间,无处可觅,望先生指点。”
袁守诚笑道:“原是此时,我可为真君卜上一卦,寻凰鸟下落,不过能不能得,就要看真君的本事了。”
曹空拱手:“已足矣。”
袁守诚即掐指观纹,半响后,眼有明悟之色,道:
“凤与凰多游于海外,踪迹难寻,不过我算得,其三十年后,将会返回凤麟洲,届时真君可去一寻。”
凤麟洲乃是海外十洲三岛之一,其上多凤麟,数万各自为群,皆为凤凰与麒麟的后代子嗣。
曹空面有欣喜,道谢袁守诚,觉其果是尘世上的灵人,能通天地理。
方才那一手,他未看出端倪,未察有神通法力,让人费解。
欲感谢袁守诚,引其入修行门,可又念,这般奇人若想修行,绝非难事,故断了此念。
遂取灵酒,酒性温和,凡人亦可饮,令其百脉通畅,身轻体健。
袁守城闻得酒香,腹中馋虫被勾了出来,也不客套,和曹空对饮,谈论天下诸般事。
一个是在世大罗仙,天上救劫君,一个是尘世真灵人,能知天地理,二人谈论,自是有说不完的话,道不完的语。
不觉间,夜至子时,曹空忽察一水泽龙气,抬头望向皇宫处。
“真君望何,来饮来饮。”
袁守诚乃为凡躯,纵然曹空取出的灵酒其性温和,可喝到此时,已不胜酒力,意识迷糊。
曹空笑道:“乃察一水泽龙气,入了皇城。”
“不碍事不碍事,料得是泾河龙王,他与我赌斗,擅改雨数,犯了天条,我教其去寻太宗求饶,解他之劫。”
话语落定,袁守城已是醉倒于地。
曹空失笑,打去一道温和法力,将其送至床榻之上。
遂于小院中,仰望明月一轮,又感此城人道之象。
此番,得凰羽下落,曹空本欲离去。
可又念,这泾河龙王于原著中因被斩首,敢去找李世民的麻烦,故不排除来寻袁守诚的事,于是归去之心变淡,决定再留几日。
次日,午时三刻,再望皇宫,见一元神出,持一柄慧剑,宛若神人。
当知,此为人曹官魏征,此去乃为斩龙王。
再一个时辰,袁守诚醒来,并无宿醉之疼,意识清明,来至院中,见曹空仍在。
道:“真君不曾走?若想于人间逗留,不妨于我院中多待几日。”
曹空道:“也可,劳烦先生了。”
随后,袁守诚即唤仆人去买菜买酒,与曹空共享菜肴。
有曹空这位人间享名的真君在,这位相士也没什么心思去摆摊,而是拉起畅聊,亦问天上事。
不过,袁守诚到底是肉体凡胎,渐渐困意上升,神魂倦怠,躺于藤椅上小息。
渐渐的,日落黄昏,夜色降临,阴气上升。
忽的,一股阴气吹来,吹得袁守诚浑身一凉,睡意消无,听得有号泣之声,觉心中惊恐。
其眼眸一睁,昨日才见的泾河龙王,此时正提着一颗血淋漓的首级,向他走来,高叫道:
“袁守诚,我听了你的话,寻了太宗,为何还是被斩,你还我命来!”
说着,这没头的龙王,一步一步的向袁守城走来,手中提着的首级,亦作怒状,模样骇人至极。
袁守诚见状,亦为之惧,此为人之常情。
“哼!”
一道冷哼传来,泾河龙王浑身一颤,觉神魂一荡,觉此音宛如天雷,阳刚霸烈,不可阻挡。
望向其声处,见一道人,虽于夜色下立,可给人感觉却好似一轮煌煌大日,随时照彻天地一切幽暗,惊得心中惶惶。
乃知袁守诚有高人相护,不敢纠缠,提头就跑。
袁守诚亦闻得此音,知是曹空,又望泾河龙王逃去身影,心有余悸,知是曹空救了他。
遂转而拜谢:“多谢真君救命之恩,莫非真君逗留此地,乃察袁某之危。”
曹空微微摇头,笑道:
“先生客气,我白日见有元神出皇宫,心有猜测,却不敢笃定,故有了多留一两日的心思,不想真的应了猜想。”
袁守诚苦笑道:
“原是如此,料想太宗虽许其活命,可人曹官魏征却梦中斩龙,天道无常,卦不可算尽,倒是袁某的学艺不精,险些招来杀身之祸。”
曹空正欲说话,得见正南方有香云缭绕,彩雾飘摇,知定是观世音菩萨出手,搭救唐太宗。
不过,接下来的事,就与他暂无关系了。
他看向袁守诚道:
“此事已了,我亦不多留,此番感激先生卜卦之情,留赠先生一缕清气,日后先生如有所求,持此清气,心念我之神名,我定寻声赴感而来。”
袁守诚闻之,持清气,深深一拜。
曹空微微一笑,化风离去,乃归隐雾山,静待观世音菩萨再度到来。
此间,唐太宗因泾河龙王不甘,寻地府阎王拉唐太宗三曹对案,之后唐王游地府,加阳寿。
阎王令其还阳复生,又遇孤魂野鬼无数,阻其复生,皆是昔年之敌,不得超生,亦无钱钞盘缠。
好在得判官作保,借来相良的十三库金银,散给诸孤魂野鬼,得还魂之路,承诺去人间作水陆大会,超度诸多孤魂野鬼,令其往生。
此番,水陆大会上,有佛门子弟,法名玄奘者,被选为法会主持,开演经法。
又得菩萨指点,对大乘佛法心向往之,愿去西行取经,祈保大唐江山永固。
此举甚合唐太宗心意,和其拜为兄弟,称其为御弟圣僧,为其取号,曰“三藏”。
自此,唐三藏饮捻土素酒一杯,出关向西。
西游自此开始。